11月22日,記者從住建部獲悉,住建部正在統(tǒng)籌研究2013年保障房的建設規(guī)模,準備從產品類型和區(qū)域差異上為保障房做結構調整。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有關保障房分配管理的問題在不斷“破題”,但一直讓住建部擔心的是資金問題。
據住建部人士透露,2013年,保障房總體建設規(guī)模將不少于500萬套,資金壓力未見減少。在兩年前地方大規(guī)模開建保障房的情況下,地方資金消耗嚴重,加上土地出讓金銳減,明年的保障房建設資金壓力依然不小。
而現(xiàn)階段我國保障房建設資金來源除中央財政補貼及地方財政補貼外,地方政府還需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%的比例安排用于保障房建設。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介紹,中央財政補貼只是保障房資金的一小部分,其余都得地方政府自籌,加上城市建設成本的不斷升高,均給地方政府帶來不小壓力。
不過,住建部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王玨林甚是樂觀,他認為,錢不是唯一能解決保障房建設問題的方法,如果政府能夠在土地和稅收給予支持的話,保障房的建設成本就不會太高。